为积极响应十九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号召,结合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的《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要求,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工作,2018年7月20-21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在山东泰安召开了工作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主办,泰山职业技术学院承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特邀顾问、学术专家、常务理事代表,与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副院长、教务处处长、泰山书院院长等专家和领导共计三十余人参加会议并进行了交流与研讨。
此次工作研讨会的议题有三:一是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特邀报告进行专题学习,二是各高校素质教育工作汇报与主题分享,三是讨论部署2019年年会主题及素质教育分会下一步工作计划。大学素质教育分会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和章主持会议。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勇华作会议致词,简要介绍了泰山职业技术学院的情况,热烈欢迎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的各位专家领导。
会议特邀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伦理学教研室主任陈彬做了专题报告“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专题报告。陈彬带领大家重温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重要讲话,并以“三个‘一生’、四个‘理论’、两个‘改变’、九个‘学习’”概述了讲话内容。西北大学名誉校长张启之老先生撰写了《追忆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侯外庐先生——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报告,介绍了资本论的翻译者侯外庐先生的生平事迹,回忆了老一辈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做出的贡献。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陈战峰代表张岂之先生对此报告进行了分享。
会议编印了学习资料。通过学习,大家进一步坚定地认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和教育思想,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素质教育工作报告中,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顾问王义遒老师以《“新工科”的文化视角》为题,探讨了“新工科”何以为“新”,结合北大建设新型工科的早期尝试,通过讨论“理科”与“工科”文化之别,提炼“新工科”的基因,着力强调了新工科的教育实践核心在于“融合”。王义遒老师认为,做强教育的根本在于自主学习应对任何发质变化,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态度,学习的核心要素在于沟通,沟通的基本工具是语言、数学符号、网络与未来智能工具。中国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天下大同”等元素融入世界文明,为人类提高新需求,“新工科”建设将为此做出贡献!
东南大学教授、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顾问陈怡老师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素质教育》为题进行报告,从横向和纵向对传统文化进行梳理,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作为切入点,引用《论语》、《道德经》等经典著作中的论述,阐明“道”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素质教育的启示:一方面构建和谐的人才观,提出A型人才模型,另一方面要重视“道”的思想,指出素质教育是一种“务本”的教育,也是以“道”为根本目标的教育。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毕于民发表了题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报告,对高职院校所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成果基本情况进行梳理和分类综述,对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与经验推广做出总结。高职教育素质教育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领域也比较广泛,抓住了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实施中的重要问题,坚持了“问题导向、教学主线、学生受益”的原则,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素质教育教学方案。然而由于高职学生科学文化素质较之于本科院校学生比较弱,导致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欠账较多,针对这种现状,一方面要敢于担当,努力作为,付出比本科高校更多的努力,才有可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系统设计,因校而异,顶层设计,一系一品,融入专业和职业要素等等。
南开大学杨光明老师作了题为《凝练专业知识中的通识素质——以化学为例》的报告,探索如何将素质教育融入专业知识学习。他以“石灰吟”等大量文学、生活实例,讲述专业知识与通识素质教育的结合,并从文化传承、立德树人和反思创新的角度解释“教育”的手段与目的,为发展素质教育提出建议。杨老师以“课程素质(多领域融合)”为突破,推动教书者自觉育人;强调培育善思考、勇实践、敢创新、担大任的高素质人才。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胡燕作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语境中的大学文化空间改造》报告,对南京农业大学的文化空间、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等内容进行介绍。传承传统文化,改造文化空间,素质教育也是要做到知行合一。
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吕一军以温州医科大学素质教育实践探索为例,从本校素质教育现状与发现的问题入手、详细介绍了温州医科大学的素质教育实施路径;并通过多个生动鲜明的事例,展示了温州医科大学在素质教育方面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并将工作经验从不同维度进行了分享。吕书记还就基于专业特征的核心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构建问题和与会嘉宾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清华大学蔡文鹏、华中师大侯定凯、电子科大刘惠、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郭福春、三峡大学田启华、西安交大刘俊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左同宇等与会者纷纷发言和讨论,为大学素质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会议初步决定,2019年4月在杭州举办大学素质教育年会,由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承办,会议主题为“素质教育与文化自信”。
秘书长庞海芍汇总了大家的意见,表示下一步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将进一步做好如下工作:
1.加强课题研究工作,结合当前素质教育领域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组织专题立项、专题研讨等;
2.加强不同类型高校的素质教育专题研讨,如医学类、理工类、农林类、师范类、职业院校、民办院校等,调动各常务理事单位积极性与素质分会联合主办研讨活动;
3.加强素质教育理念在大中学生、在社会的宣传与普及,针对“素质教育是不是伪命题”可以邀请不同观点的专家学者进行对话,请媒体进行澄清宣传,以正视听;可以收集汇编大学生在素质教育、通识课程学习方面的典型案例进行现身说法;
4.加强《大学素质教育学刊》的编纂出版,加强与教育、文化类学术期刊的合作,为素质教育成果提供发表园地;
5.积极支持和参与高教学会的各项工作,参加高等教育博览会、高等教育教育国际论坛等。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泰山职业技术学院。从泰山书院到雕塑工作室,从富有泰山精神的校园环境到人文素质教育实践场域,展示了泰山职业技术学院的素质育人理念与成果。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作为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工作者,我们一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本次会议紧跟发展实际,素质教育工作者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领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素质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会议气氛热烈,与会学者畅谈古今,思想共鸣,为未来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会的工作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审核:庞海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