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摄影: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
2025年7月7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线召开。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姜澜院士出席会议并讲话。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庞海芍研究员主持会议并作工作汇报。大连大学副校长李清等多位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代表,顾问及学术委员代表等近百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常务理事、大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夏洪春介绍了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具体安排,并对主题及“教育强国与素质教育:数智时代的新挑战”及具体议题进行了说明。副理事长、清华大学王巍介绍了与年会同期举办的“纪念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30周年”专题会议的策划方案。会上还说明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5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素质教育与教育强国建设”课题指南及申报情况,通过了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监事调整、理事调整、单位会员及个人会员入会名单等。
庞海芍传达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5年工作会议精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分支机构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等,并结合分会的六大品牌活动“围绕教育主题,组织学术年会;汇聚专家学者,创办素质教育大家谈;组织交流活动,搭建展示平台;组织课题立项,推动理论研究;编辑出版文集,积淀宝贵资料;加强全球合作,提升学会影响”对2024年工作进行了总结。根据姜澜理事长提出的加强“四力”建设,对2025年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以党建工作引领素质教育事业发展;二是持续打造品牌活动,以卓越品质构筑学术高地;三是深化素质教育研究,以高水平成果服务科学决策;四是加强会员单位联动,推进分会高质量发展。
姜澜在讲话中强调,当前正处于深入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把握AI驱动教育、科技、人才变革的关键时期,研究分会要聚焦大学素质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关切,持续加强“四力”建设,共筑大学素质教育新高地。一是强化思政引领力,稳固育人根基。要对标国家战略,推动思政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将数字素养、科技伦理等纳入思政教育框架,构建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行政人员以及校外专家等全员育人网络。二是提升学术创新力,破解时代命题。聚焦“科技与人文教育协同”“数字素养培养”等国家战略与时代命题强化专项研究,以AI技术革新研究方法,以品牌活动引领学术前沿。三是做实服务支撑力,产出务实贡献。加强专家智库建设,深化会员单位联动,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为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数据支撑。四是凝聚组织向心力,夯实发展根基。进一步完善研究分会治理结构与分工机制,拓展交流平台,用好顾问团队,汇聚顶尖学术资源。
本次理事会的召开进一步凝聚了大家的共识,明确了分会工作方向。分会将致力于成为具有较强思政引领力、学术创新力、服务支撑力、组织凝聚力的一流分支机构,为推动大学素质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审核:李汉军,庞海芍)